温度、光照、湿度……外界环境对叶面肥效果有什么影响
叶面肥通过叶片表面进入细胞,其受叶片本身和叶面肥性质的影响,但外界环境(光照、温度、湿度等)对叶片表面吸收养分效果的影响也非常显著。外界环境一方面可以改变角质层和蜡质层的组织结构,如蜡质的隆起、蜡质的厚度以及角质层的厚度等影响养分的吸收;另一方面可以影响喷施液体在叶片上的浸润时间影响养分吸收效果。
环境因素
温度。温度从两个方面影响叶片吸收养分,一方面高温可以促进叶片养分吸收,但同时也会因高温而加速喷施养分的干燥,减少吸收量。一般气温为18-25℃时最有利于吸收,此时的温度范围气孔的开张度最大,角质层的渗透性也最强。
光照。相同生长条件下,充足的光照更利于叶面养分吸收,如谷类作物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,叶片对钾离子的吸收更有效。
空气相对湿度。空气相对湿度对叶面的吸收率影响很大,其变化会直接影响角质层和气孔的状态,空气湿度增大时,角质层吸收水分膨胀后,相应的气孔也会开启更大,同时也延长了喷施养分保持湿润的时间而增加养分吸收量,但并不是相对湿度越高,叶面的养分吸收率就越高。例如,当相对湿度为87%时,苹果对钙的吸收量最大,而当相对湿度分别为80%和94%时,吸收量都有所减少。
时间。叶片喷施液浸润时间与养分吸收量呈正相关关系,浸润时间越长,叶片吸收养分越多,一般叶片的浸润时间应保持在30分钟至1小时,养分的吸收效果最佳。光、温、湿等环境因素是影响浸润时间的重要因素,而这些环境因素又受时间的影响较大,因此为提高喷施效果,选择合适的喷施时间非常重要。
在生产中可选择在无风的晴天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16时以后进行叶面喷施,此时温度较低,光照弱,水分蒸发弱,叶片可保持较长的润湿时间,利于提高叶面喷施效果;此外,在雨后或露水未干时不宜喷施水溶性肥料,叶片上水珠或露珠会降低溶液浓度而影响施肥效果;若喷施水溶性肥料后3-4小时内遇大雨,待晴天时应再补喷一次,但浓度要适当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