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
  • 2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支持

作物叶片黄化需警惕,4种因素巧分辨

发布时间:2020-07-15 16:57:00 点击:

黄叶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,现总结的引起作物黄叶的,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:

1、整体黄,2、老叶黄,3、新叶黄,4、叶子干边干尖,中间失绿黄、斑块状黄。针对这几种情况,我们总体分析一下原因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补救措施。


一、整体黄,分为三种情况:

1、根坏了:腐霉根腐病和疫霉根腐病等病害、根结线虫引起的根部损坏,青枯病和茎基腐病引起的根的基部坏死,导致整个植株的叶片出现黄化。

2、茎秆坏了:黄萎病、枯萎病和细菌性髓部坏死等造成的茎秆损坏,从而导致植株整体黄化。

3、缺硫:植物生长所需的24种氨基酸其中有两种是由硫构成的,缺硫会造成氨基酸的形成受阻,从而造成整体的黄叶。

二、老叶黄

主要是缺乏流动性的肥料如氮肥、钾肥等,新梢营养不足,老叶中储存的营养回流新梢造成的。

光照不足或者底部老叶因为遮阴缺乏光照,光合作用产物不足,老叶中储存的糖分等营养物质回流新梢造成老叶变黄。

干旱缺水造成肥料不能分解,根系无法吸收肥料,肥料从老叶中向新叶回流,也会造成老叶黄化。


三、新叶新梢黄

刚定植后新叶新梢发黄,这种情况是由于部分营养去长根,造成生长点营养不足,表现就是新叶新梢发黄,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。

开花结果前出现黄头黄梢,这是一种徒长现象。造成徒长的原因有三个:

1、高温徒长。温度太高,植株生长迅速,造成根部吸收的肥料和光合作用产生的干物质供应不足造成的。这种情况会造成落花落果。

2、氮肥多徒长。氮肥多会引起生长点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泌过多,造成作物节间变长,茎秆变粗、变嫩,叶片变大,新梢发黄。

3、光照不足徒长。连续的阴雨天气或者夏天温度高时覆盖的遮阳网,会造成棚内光照不足,光合作物产物不足,营养优先长根,造成叶片营养不足而黄化。

四、叶子干边干尖、中间失绿、斑驳发黄

1、缺素引起

缺氮的植株叶片先从底部开始黄化,然后逐渐向上发展,叶片呈现均匀的黄化。缺硫也会有类似的表现。

缺钾、钙会造成叶片的叶边或者叶尖出现褪绿黄化。

缺镁会造成叶片的叶肉黄化。

缺铁、锰、铜、锌会造成新梢的黄化。

2、病害引起:叶霉病、角斑病、霜霉病等会造成叶片的斑驳黄化。

3、病毒病引起:病毒病发生后,营养向生殖生长转移,出现花打顶、小果等,造成营养生长弱化,新梢变黄、叶片黄化变小、卷曲、出现绿点等。

4、虫害引起:一般是螨虫和红蜘蛛吸食叶片营养造成的叶片黄化,树虱危害柑橘造成柑橘黄龙病也会出现叶片黄化的现象。


老刀网络编辑

    文章评论
    内容:
    验证码:
    
    公司地址: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大厦 电话:029-87032919 销售热线:18629403177 杨凌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证件 陕ICP备2021016081号-1

    陕公网安备 61909002000106号